目前分類:你有所不知的中橫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橫公路開通初期,太魯閣山水的美名不脛而走,許多人紛紛慕名前來,其中不乏各國政要、黨國元老、著名畫家及作家,在此留下身影或墨寶,甚至創作出傳世的畫作或感人文章

民國50年代,多位素有文采的黨國元老及著名書畫家,在此留下讚嘆中橫山水或開路精神的書法墨寶,並被摩刻於中橫沿線著名景點的聳峭崖壁上或水泥牆上。例如曾任國策顧問與資政的趙恆惕先生,擅長行、隸諸體,在太魯閣閣口留下「魯閣長青」;蔣經國先生的書畫老師高逸鴻先生的書法兼擅四體,行書尤為精妙在燕子口留下「飛燕迎賓」;曾任國策顧問的梁寒操先生,擅長行草書體,在九曲洞留下「九曲蟠龍」。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靳珩橋的故事

靳珩橋的由來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橫開路許多人前仆後繼投入規劃、設計、施工及運補的行列,無論是達官顯貴,或是販夫走卒,每個人都有一段與中橫公路連結且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選列概述蔣經國先生、林則彬、靳珩及愚公峭壁等有關中橫公路的感人故事。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程參與的林則彬

全程參與探勘與修築的林則彬先生在他的回憶錄中曾表示「…東西橫貫公路,這條公路是我一生投注心力最多的交通建設。…踏勘時我常在原始叢林中和遍佈蝗蟲毒蛇以及突然來襲的地震颱洪搏鬥,經一、兩個月才歷劫歸來。…橫貫公路全線在險峻的高山深谷、懸崖峭壁上開路,遭遇到的技術難題都是前所未有,比如說太魯閣一帶峽谷的定線測量、中線樁點布置,一直是德、法、英、澳、美、日等各國相關人士所質疑的;又比如太魯閣到天祥間有一段懸壁上開路的工程,美國的顧問認為並不是以開山機挖掘三年不可,但我指揮以手工、分段合作的方式,所以,一年就開鑿完成了。」中橫開通之後,直到逝世前,重情義的林則彬先生,每年大年初一都會親自前往長春祠祭拜當年殉職的工作伙伴,直至90歲高齡,近40年從無間斷。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拓中橫的人與事-1

  中橫開路許多人前仆後繼投入規劃、設計、施工及運補的行列,無論是達官顯貴,或是販夫走卒,每個人都有一段與中橫公路連結且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選列概述蔣經國先生、林則彬、靳珩及愚公峭壁等有關中橫公路的感人故事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齊> (落鷹山莊的老齊)

/劉國信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橫的人與事

<尹叔>(關原的尹叔)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一條不可能完成的公路」,當年修築台灣東西的大動脈—中部東西橫貫公路時,有人這麼說道。然而,時年47歲的蔣經國先生卻獨排眾議,身先士卒。常常見他全然一副工人打扮,脖子掛著毛巾,身穿粗布襯衫,手持登山杖,腳穿膠底布鞋,往來於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間,在萬丈懸崖峭壁中,攀繩索前進,涉過湍急的溪水,與榮民一起蹲在地上吃飯,睡在工寮裡,與榮民共同奮鬥不懈,費時三年多的歲月,終於完成了這項世人咸認的艱鉅工程。

「主任和橫貫公路的故事說也說不完」,幾位涕泗縱橫的老榮民哀痛地表示。民國45年到49年間,走過全線達21次之多,而且他逢年過節必上山和弟兄們一起歡度,在在激發了榮民門的旺盛鬥志。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橫公路開通初期,太魯閣山水的美名不脛而走,許多人紛紛慕名前來,其中不乏各國政要、黨國元老、著名畫家及作家,在此留下身影或墨寶,甚至創作出傳世的畫作或雋永的文章。

國畫大師--傅狷夫先生即是其中一位,傅先山經常進入中橫公路欣賞太魯閣的山水,創作山水畫作,由於長年觀察橫貫公路的山水,發現太魯閣的岩石紋理有很多裂縫,因此,創新一種名為「裂罅皴」的獨特皴法,呈現太魯閣山石之美,獨步當年的畫壇,開台灣山水畫之先河。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民國47年夏天,聽說溫妮颱風要來,提醒大家要注意、要準備糧食。像往常一樣,早上10點要開無線電跟工程處聯絡,下午5點也要通報,山上設有收音機和電報,消息算很靈通。記得那晚風很大,吹得屋頂的鋁片嘎嘎響,並把鋁片的縫隙越掀愈大,屋內漏雨無處躲,風又從牆壁木板接縫處灌入,我們就算要撤退,但聽到外面樹被風吹的霹靂啪啦聲也不敢出去。第二天,天一亮出門一看,像我的兩手臂圈起來那麼粗的樹幹都攔腰折斷了!兵工的帳篷也不知吹到何處去了,那晚不只我們,連兵工也是個個縮成一團,全身濕透而不能安,虧得當時還算年輕,有抵抗力!(摘錄自「山徑百年」  築路人—葉勝傳先生的口述紀錄)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伍橋位中橫公路132K附近,慈恩以西,昔日設有慈恩派出所。

      為什麼有「伍橋」這個名字?如果從地圖上看,整個地區的的地形就會像一隻雞爪,那個時候路都是人工開鑿,要搭橋是很難的,因此僅量避免搭大橋所以路都是往溪的盡頭走,希望變成涵洞越過這個溪,可是如果延伸的太深路線也變得太長,那個時候因為考慮到這個地方要搭五座橋,所以測量隊說到這裡的時候就說:「那個要做5座橋的地方就是伍橋嘛!」這一段故事只有測量隊的人知道,就連施工的也不知道,後來大家就叫它伍橋,那個伍橋變成一個點而且因為道班房在那裡,結果那個點就代表伍橋了。現在開車注意看一定會經過五座橋,只是大小不同或只是個涵洞。(摘錄自「山徑百年」  築路人—于寶楞先生的口述紀錄)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愚公峭壁位於中橫公路123K附近,金馬隧道東側的碧綠大斷崖

碧綠大坍方,這個峭壁叫「愚公峭壁」,是蔣經國先生命名,因為這個地方是一個非常艱困的工程,但是終於用一種毅力、一種克難精神,不管傷亡多少,就去做、終於做通了,所以,命名為「愚公峭壁」。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