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橫1960的印記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閣口」是當地人稱東西橫貫公路東段起點處,日治時期稱為「峽口」。曾是蘇花與中橫兩條重要道路銜接處,連接的孔道-錦文橋舊名為「得其黎橋」,原是一座可供車行的吊橋,於民國53年興工改建,民國55年竣工後,為紀念為搶修蘇花公路而因公殉職的吳錦文段長而更名之。矗立閣口的東西橫貫公路牌坊,係民國49年建造,迄今已逾半個世紀,是舊時花蓮遊子歸鄉時的指標建物,更是今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重要入口地標。

東西橫貫公路牌樓與閣口-閣口現況.jpg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光寺

  位於舊中橫公路長春祠地區的禪光寺,屬佛教臨濟宗的道場,建寺因緣始於中橫公路開通後,花蓮縣觀光協會有鑒於太魯閣峽谷風光秀麗,遂敦請出身花蓮的釋心性法師,擇地興建寺院增添景觀。於民國50年擇定現址,經奔走勸募,於民國52年興工,民國55年竣工,成為中橫線上的名剎之一;隨後公路局闢築天梯山徑、吊橋(即今長春祠步道),將禪光寺與長春祠的景點串連,沿線修建觀音洞、太魯閣樓、鐘樓等供遊客遊賞,於民國50-70年代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絡繹不絕朝山參拜,香火鼎盛。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橫公路的發展歷史宛如一部台灣近代史的縮影,對照昔日的影像,不難發現,半個世紀以來,中橫公路沿線的自然、人文景觀或因自然災害、或因人為因素一直處於變動的狀態,當年開路的歷史遺跡,逐漸消失在歷史洪流中,或隱沒在荒煙漫草間。

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中橫公路東段保留許多足以見證當年開路時期(1956-1960年)及開通初期(1961-1970年)的歷史印記,如亭台樓閣、橋樑、隧道、碑記等,都有屬於它們特有的一段故事,等待大家去發掘、欣賞及珍惜維護。

taroko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